和人类一样,狗狗避免不了生病,所以万一发生这种情况,家长们也无需着急慌张,有病就治,没什么大问题的,以下是一些比较常见的疾病和基本处理原则的介绍。
1.腹泻
原因:消化不良,着凉,菌群不平衡,感染病毒,暴饮暴食、换粮这些情况都可能导致狗狗腹泻,尤其是幼犬。
基本处理原则:禁食12-24小时,给予肠道充分休息;用益生菌调节肠道的菌群平衡;到药房买思密达喂食,起到物理性的止泻作用;注意保暖,防止受寒。若做了以上处理后,狗狗还没好转,须立即送医。
2.异食癖
狗狗吃一些异常的物品,如泥土,墙皮,石头等统称为异食癖,一般来说异食癖只要由于缺乏微量元素一起,可通过营养补充来调节。
3.感冒
症状:精神不好,打蔫,喜欢趴着;有流水样的鼻涕,打喷嚏和咳嗽;眼结膜充血,流泪,食欲不振;体温升高,一般为39-40℃
原因:受凉,多见于洗澡后,天气变化,长期吹空调;病毒感染;被传染感冒病毒
基本处理原则:抗病毒滴剂、紫雏菊花粉、免疫多糖膏、抗病毒冲剂、板蓝根;促进血液循环,保暖,热敷肚子。若不见好妆,及时就医。
4.严重掉毛
幼犬更换胎毛会引起掉毛,季节性换毛时也会掉毛,怀孕生产因为激素分泌,可能会引起母狗的大量掉毛。有些不正常的情况也会导致大量掉毛。同时,皮肤过于干燥,如饮食不均衡,未摄入足够的油脂,洗浴方式、洗浴用品不当等均会导致狗狗皮肤干燥,掉皮屑,甚至掉毛。患有皮肤病,如感染了细菌、真菌以及螨虫,也会引起掉毛,这种掉毛需要送医院检查确诊皮肤病。
5.呕吐
狗狗容易呕吐跟其身体特点有关系:胃部与地面平行,没有重力的束缚,很容易呕。。
原因:剧烈的运动后或者情绪激动时,会因食物刺激(吃太快、过凉、过硬、采食过多)后呕吐,属于正常生理现象。犬肠道的益生菌数量、种类与人类相比较少,不能适应食物变化,也容易引起食物不适用导致的呕吐。生病状态(如患有胃肠炎、寄生虫)也会引发呕吐。
基本处理原则:少吃多餐,饭后不能剧烈运动,及时补充益生菌,不喝牛奶,及时驱虫,对照症状找到呕吐的病因及时用药或就医。
上述内容即狗狗常见的一些疾病类型,普通的疾病还好解决。如果是传染性疾病的话会负责一点,主要采取的手段就是注射疫苗进行预防。
如果已经感染了传染性疾病的狗狗,那要赶紧和家里的其他宠物隔离开来,并对居住环境彻底地清洁、消毒、通风,同时加强狗狗们的营养补给,尽快把病犬送去兽医院。